图说宜阳的会员   
首页 >> 专题报道 >> 作家文学作品 >> 图文内容

月夜城西-郭作舟

[日期:2017-04-13]   来源:图说宜阳  作者:郭作舟   阅读: 397[字体: ]

  初秋的夜晚总存白天的余热。吃过晚饭,洗刷完毕,安排母亲歇下,独自一人带门出了小区。

 

  沿小区东行100米便到了西小河上。河的东西两岸坐满了乘凉的人们,特别是一些大爷大娘们,显得格外的兴奋,他们有的拿着播放器在听那些经典的豫剧曲剧唱段,有的在闲谈唠嗑,有的在跳广场舞,有的在做着其它健身活动。

 

  西小河是宜阳县城西由南向北流过的小河,过去缺乏治理,河道狭窄,污水、煤矿流出的黑水把河道染成了黑色,常发出难闻的气味。早前的水灾没有查证过,但1982年和1996年发生的水灾记忆犹新,特别是1996年上游水库决堤,宜洛西矿李沟井木材场被冲,巨大的木材顺着河沟,横冲直撞,撞向黄河桥,进入洛河;西小河黄河桥被毁,黄河机械厂厂区被淹,摩托车发动机冲的到处都是,席梦思床垫在水面上随水漂动,财产损失严重;广源小区许多家庭房屋进水,家具被泡……2012年,县委政府在加大我县城市化建设的同时,把西小河治理摆了议事日程上,出动大型的工程机械,对河道进行清淤加深,河道东西两岸用岩石进行了加固装裱,安上了蓝白相间的护栏,植上绿化的草木,又在兴宜西路新建了一座连接灵山风景区的跨河大桥,使县城与城西联结更加紧密。西小河到灵山之间的洛河段建成了公园式的堤岸,成了人们纳凉、散步、谈心、观景的好去处。

 

  河的东岸是一橦橦高楼,水岸尚城、康馨园……多的叫不出名来。这些年,在党的政策的温暖下,人们的生活水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许多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在县城买下了房子,媳妇、孩子也都进了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市内车多人多,景象繁荣。

 

  就这样看着走着,不知不觉到了新建的大桥,紧邻大桥便是洛河。洛河是流经宜阳的主要河流,自西向东,穿县全境而过;她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最后汇入黄河。近年来,县委政府为了改善宜阳的居住环境,在洛河上修建了几个橡胶坝蓄水,改善县境小气候;在县城基督教堂的对面便有一个橡胶坝,蓄水深度达4米,宽度可达400米以上,长度绵延数公里。有水的地方就有生机,如此壮观的水景是我们这里的多数人所没有见过的,许多人在此流连忘返,观涛赏波;有的垂钩通夜不归。

 

  大桥上挤满了人,除老年人外,还有许多年轻人,三三两两在一起,谈的谈,笑的笑,还不时的向洛河水面上指点着……有的人干脆在这里做起了生意,卖起了手机支架、屏膜、荧光手镯、汽车CD、小折扇等等;许多人把这里当成了圣地,买了新车,为了祈求平安,在这里放鞭放炮放焰火,把夜晚的城市打扮得更加多彩绚丽!

 

  我更喜欢清净,于是沿着河堤西行。河堤很宽,有的地方有100多米,北面是洛河,南面是一条尚未完工的观光公路,中间是绿化带。沿公路西行有50米,在16的月光下,我发现对面过来了一群人正向我走来。这是一群刚刚收工的农民工,他们是城市的建造者,早出晚归己成了他们生活规律。他们不顾劳累,一路走一路谈论着什么,其中一人手里拿着手机,播放着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豫剧《朝阳沟》。《朝阳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王兰春编剧,王基笑、姜宏轩唱腔设计,魏云、王善朴、高洁、马琳等老一辈艺术家演唱,反映上世纪六十年代青年学生响应祖国号召,上山下乡,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曾经搬上电影银幕,深受全国人民的好评,老年人都喜欢听,也能唱出其中的一些唱段。《朝阳沟》复出时,我正在上初中,故事中的人物把我深深感染,利用课余的时间,我把整个唱段全部抄了一遍并背下,学会仿唱,无论寂寞还是愉快,总想哼上几句;几十年过去了,只要听到《朝阳沟》,倍觉亲切!

 

   再行100米便到了城西荷塘的上方,这是一个百亩的大塘。夜色下,高擎的荷叶婆娑起舞,舞姿随风变换,并发出“沙沙”响声,甚为壮观;青蛙在塘内、岸边上尽情歌唱;一会儿单鸣独唱,一会儿和鸣如万人合唱团,声音此起彼伏,高低有韵,长短有律,气势浩大如古战场,令人叹为观止。我不忍心去打破这醉人的情景,独自一人站立岸边聆听自然;由于我不小心踩上了一块小石头,发出了轻微响声,一只青蛙“嗖”的一声钻进了荷塘,百亩荷塘刹时寂静无声,只能听到荷叶摇动时发出的摩擦声和远处汽车的马达声。我惊诧于上帝的创造,如此众多的青蛙怎么能在极短的时间接到信息停止歌唱呢?这是我们人类所不能达到的。

 

  16的月亮高挂夜空,大而明,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薄纱。小时候,除了照明灯泡外,多数人家里几乎没有电器,夏日的夜晚,我们常随大人在家乡的晒谷场纳凉,海阔天空,畅想未来。大人们时不时的讲些鬼怪的事情吓我们,有时也讲些笑话逗我们,更多的是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劳累一天的大人们很快就会入睡,孩提的我们俏皮的睡不着觉。望着深邃的夜空,望着明月,望着眨眼的星星,我常陷入无限的遐想;当我用力望月时,越用力,觉得月亮离我们越近,有种一蹦就能摸住的感觉,我想我一定有能力上到月亮上去……小时候的事常常引起我回忆。如今,成年的我们只能脚踏实地,收回梦想,回到现实,去努力,去拚博,去面对。

 

  微风吹来,硕大的荷叶婆娑起舞,送来泥土的芬芳;荷叶下发出潺潺的流水声;经过一阵的静默,热爱歌唱的青蛙再也忍不住,有几个胆大者开始试着唱起,随之,整个荷塘又热闹起来;路边的蟋蟀也不甘寂寞,叽叽的叫了起来;此情此景,何不让我也高歌一曲,于是我用不太标准的美声,唱起了前苏联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在这皎洁的月光下,许多人都会产生无限的遐想,“金玉盘”、“地上霜”、“嫦娥”、“几时有”、“何时了”、“故乡明”、“照我还”、“柳梢头”、“月落乌啼”“松间照”、“ 二十四桥明月夜”、“ 举杯邀”、“ 暗香浮动月黄昏”、“ 近水楼台先得月”、“ 沧海月明珠有泪”、“ 我寄愁心与明月”、“ 明月别枝惊鹊”……有赞美、有歌唱、有哀怨、有欢喜,有离愁、有相思……我对明月总存好感,有了它就有晚上的光明,有了它就有了遐想;我歌唱月亮,赞美月光……

 又是一阵微风吹来,秋风夹杂着丝丝凉意,远处人们的喧嚣声已经微弱了许多;荷塘里的蛙声依旧悠扬不停,我知道,它们是永不疲倦的歌唱家,整个晚上都不会休息的;我没法和它们相比,明天白天也许它们休息了,可我还得上班。

 

 看看腕上的夜光表,已经是夜里十点半了,该是回家的时候了。在这和谐的大自然中,我哼着虽和此景不相宜,但十分优美的《赤脚走在田埂上》,“黄昏的小村道上,洒落一地细碎残阳,稻草也披件柔软的金黄缕衫,远处有蛙鸣悠扬,枝头是蝉儿高唱,炊烟也袅袅随著晚风轻飘散。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著脚步的噼啪噼啪响,伴随著声声亲切的呼唤,带我走回童年的时光。鼻中装满野花香,成串的笑语在耳畔,劈啪劈啪的足声响澈田埂的那端”走向了回家的路上。

 

 我感谢上帝的创造,如此和谐的大自然让人陶醉

 

 

                              作者:郭作舟    宜阳县畜牧局畜牧师。

热门推荐
声明:本网站纯属公益爱好和无私奉献家乡、无任何商业行为,如无意中图片或信息侵害了你的权益请邮件联系删除!
注:如想投稿为你家乡贡献图文请发邮箱:76972199@qq.com (介绍下图片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