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宜阳的会员   
首页 >> 韩城镇 >> 文化.遗产 >> 图文内容

宜阳县韩城镇兴衰记--传说

[日期:2016-11-29]   来源:图说洛阳  作者:郑贞富   阅读: 653[字体: ]

 

宜阳县西部的韩城镇,曾是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宜阳城。秦国攻占此城后,设为秦国之陪都。从韩国在此置宜阳城,直到隋朝,这里都是宜阳县治。隋唐以后,这里废县为镇,即韩城镇,成为豫西名镇。

 

 

 

 

1
故都遥望草萋萋

公元前453年,韩、魏、赵三分晋国。韩国开国君主韩康子,开始营建宜阳,韩国定都于此。韩国灭掉郑国后,迁都于新郑,宜阳成为韩国西部重镇。公元前308年,秦国攻克宜阳,以此为秦国陪都,直到秦朝灭亡。《战国策》说:“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可见宜阳故城规模宏伟,人口众多,贮积丰富。

韩、秦时期的宜阳城,今称宜阳故城,位于今韩城镇东部。经考古发掘,宜阳故城呈长方形,由宫城、郭城两部分组成,宫城在郭城之西北部,郭城外有护城河。郭城南北长1510米至2150米,东西长1630米至1843米,面积约310万平方米。这里指的面积不是宜阳故城的全部,该城的部分城垣已陷于洛水。

位于西北角的宫城,北部向外突出,坐落于山坡上;南部与郭城相连,地势平坦。郭城位于全城东南部,城垣全系夯土筑成,至今大都高出地面3米至8米。郭城城壕宽4米至17米,深7.8米至10.5米,系引宜水入城壕,绕城墙注入洛水。宫城北墙和郭城北墙的转弯处,以及郭城北墙上列布敌楼废墟。宜阳故城北为秦岭,其南麓有大冢,俗称韩王冢。韩王冢周围分布了许多战国时期的长方形竖穴墓,证明这里是宜阳故城的王陵区。

 

2
忆昔雄都旧市朝

宜阳为韩国仓廪重地,韩国上党、南阳(太行山南)之地的财赋均归藏于宜阳。宜阳是韩国的金融贸易中心,《战国策》引张仪之言,今宜阳、洛阳为天下之市朝,是天下人争名逐利之地。

宜阳故城一带出土了大量的战国货币。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平肩弧足空首布19枚、斜肩空首布2166枚、“武”字布1809枚,“卢氏”布209枚,“三川”布148枚,这些均为韩币。同时,出土的有魏国铸行的“垣”“共”字圆钱,东周铸行的“安藏”空首布、楚国蚁鼻钱等。至于秦国半两钱,出土的更多。不同的货币在这里流通,它们无言地诉说着宜阳故城昔日的繁华。

在宜阳故城还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玉器,秦陶文有“宜阳工武”“宜阳工肄”“宜阳工昌”等字样,这些是宜阳工匠的名字,可以窥知宜阳工匠数量是非常多的。1981年在宜阳故城出土蒜头铜壶一只,是秦国特色器物。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收藏了一件战国青铜鼎,圆形素面带盖,在鼎口沿处有“宜阳”“咸”“临晋厨鼎”等刻铭,共有战国、西汉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刻铭50多字。此鼎为战国时期韩国在宜阳所铸,反映了战国时期宜阳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3
两京咽喉古宜阳

韩国始置宜阳县于韩城,秦朝时宜阳县属三川郡,西汉初属河南郡,汉武帝时归属弘农郡。

宜阳县城处汉代东西二京交通之咽喉,商业发达,故汉文帝时在这里有铸钱机构,著名的宜阳四铢钱就是在这里铸造。传世和出土的宜阳四铢钱,其特点是字面平整,不带隐起(凸起,高起),笔画方折,是西汉最早的货币之一。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八月初,驻守长安的河间王司马(yóng),以张方为都督,领兵7万,顺两京驿道东进,欲问鼎洛阳。晋惠帝命将军皇甫商,领兵迎敌于宜阳。两军相持到九月初,双方混战一场,皇甫商兵败,张方夺路向东。此后,战乱愈演愈烈,晋军精锐损失殆尽。内迁于山西的匈奴部落首领刘渊,乘机建立了所谓匈奴汉国,一场金戈铁马下洛阳的永嘉之乱和十六国大乱爆发。

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八月,匈奴汉国以刘聪为大将,带匈奴军团渡过黄河,截断崤函道,顺南崤道长驱直下宜阳。驻守长安的平昌公司马模派将军淳于定、吕默等,从韩卢古道逼近宜阳,弘农太守垣延带各县民团前来支援。晋军与匈奴军团混战半个月,大败匈奴军团,但是宜阳县城也成了废墟。

西晋最终被匈奴人所灭,北方变成十六国逐鹿之地。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在这片废墟上重建宜阳县城,并置宜阳郡。到北魏灭亡后,宜阳又成为列国混战之地。隋朝时,仍在此置宜阳县。

 

 

 

4
车驰马走韩城镇

隋唐之际,宜阳县城再一次成为废墟。唐朝裁撤宜阳县,在隋福昌宫旧址设福昌县,位置在今韩城镇福昌村。

金朝末年,洛阳之南设嵩州,辖四县四镇,四县为伊阳(今嵩县)、永宁(今洛宁)、福昌、长水(今洛宁西),四镇为鸣嗥、府店、韩城、三乡。这是因为,蒙古国已攻占黄河以北地区,金朝民众大量南迁,于是建立一批新城镇,韩城镇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时,在宜阳县韩城镇设有宜阳县丞衙门,因为它是豫西最大的镇。清代韩城镇有城墙和四门,实际上是宜阳县的副县城。在这里经商的山陕商人,修建有山陕会馆。来此经商的回族人众多,明朝末年在西关修建了清真寺,清朝咸丰年间重修。现存大殿三间,砖木结构。当时韩城最大的银号,是泰顺银号。晚清民国时期,韩城镇历经战乱,曾经的辉煌走进历史。

 

(来源:洛阳日报  郑贞富)

 

热门推荐
声明:本网站纯属公益爱好和无私奉献家乡、无任何商业行为,如无意中图片或信息侵害了你的权益请邮件联系删除!
注:如想投稿为你家乡贡献图文请发邮箱:76972199@qq.com (介绍下图片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