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自驾车一千多公里驱车回老家,路过陕西汉中洋县,住在和平路的七天连锁酒店,酒店前面那条街道全是汉中小吃一条街道。
其中有一道美食让我至今让我念念不忘的汉中洋县的热面皮。这个如果你那天路过洋县话一定要绕到这里品尝下这道美食。
洋县是一个山清秀美的地方,风景好,特色美食也更多,而最让小编流连忘返的美食就是汉中面皮。
面皮 相传始于秦汉,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当地多热食,称热面皮),亦可置于通风处降温后凉拌(当地称冷面皮或凉面皮)。配菜(底垫子)主要有黄豆芽、土豆丝、黄瓜丝、胡萝卜丝、芹菜、菠菜等时令小蔬,口感软糯,香辣。不需即时食用时还可以晾干后油炸食用。也有烩,炒等吃法 面皮一般采用米浆为原料,偶尔也用面粉直接调浆(当地称“面面皮”)或将面团在水中搓洗分离出淀粉和蛋白质,或在米浆、面浆中混入土豆淀粉或红薯淀粉增强韧性,未强调“面面皮”的均为米浆制作。 面皮与凉皮的区别 陕西关中、河南等地的凉皮一般是用面粉洗出面筋后制作,且一般都配有面筋同食,而汉中面皮多用米浆制作没有面筋。汉中面皮在家庭制作中也有用面粉直接调浆蒸成的,但不洗面筋,和凉皮口感觉完全不同,而且这种在汉中当地叫“面面皮”,特别多加一个 “面” 字以示区别。 口感上汉中面皮更软糯,关中、河南等地的凉皮更有韧劲儿;汉中面皮对辣椒(油辣子)更为讲究一些。 汉中面皮热食在当地流行,最受欢迎的吃法也是热食,而关中、河南等地的凉皮普遍为凉拌食用,没有热食的。 热食时汉中面皮切得较宽,而关中、河南等地的凉皮没有热食的习惯普遍较细窄。 所谓“米皮”的叫法,实际上是外地人对汉中面皮的意涵不了解,从而产生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