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宜阳的会员   
首页 >> 柳泉镇 >> 名人.名事 >> 图文内容

柳泉师者赵志建,一生英雄无悔人生。

[日期:2024-07-18]   来源:图说宜阳  作者:高宜娜   阅读: 0[字体: ]

 英雄无悔

———洛阳市“见义勇为”英雄赵志建


他是真情的传播者;他是正义的践行者;他是柳泉镇篮球队的开拓者;他是洛阳市见义勇先进个人的表彰者。他就是赵志建,男,白族,中共党员,大学体育专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55年10月出生于云南大理,2015年8月退休于柳泉镇一中,现年六十九岁。

 

 (一)情洒人生路


真情是文化的源泉,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血脉,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养育之情,有“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的师生情,有“多年共事喜空前,几度同仁逐笑颜”的朋友情,有“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的家乡情。
2002年1月24日早晨,宜阳县柳泉村的一家小院里,一位偏瘫在床二十三年的母亲突然陷入深度昏迷,喉内痰块堵塞,已经不能言语,一家人束手无策。“妈,我是志建,您张开嘴,我把痰掏出来就好了。”听到了大儿子的声音,老母亲竟然一下子产生了意识,紧紧握住大儿子的手,并张开了嘴,痰一出口,便暂时缓过气来……疾病可以遗忘一切,但带不走扎根于内心的依赖。
2015年10月18日,同样的那个小院,一位九十岁高龄的父亲进入弥留之际。“爸,您这辈子收养我后悔吗?”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那赤诚的面容,这位老人连连摇头后,含笑九泉。那岂止是不后悔,应该是养值了,邻里乡亲和亲戚朋友都这么称赞。
在生命的最后,在这对历经沧桑的夫妇心目中,最认可的竟然是他们的养子。
赵老师出生于云南大理古城的一个白族大家庭,十个月时被父亲的好友收养后,随养父母来到河南宜阳,成人后才得知自己身世。1984年冬,当赵老师千里迢迢赶到家时,已是生母的五七纪念日一一老人家因受不住失散近三十年的小儿忽然返家的喜讯而突发脑溢血去世。
站在大理高大的城楼上,也是第二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赵老师再一次面对着去和留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是美丽繁华的大都市,有八个身居高位的亲兄妹,留下会前程似锦。一方面是卧病在床的养父母、一同长大的亲兄弟和可爱的学生们,几十年的情感啊!最终,在名利和感情中徘徊的赵老师,选择了后者,踏上了北归的列车。
七十年代的农村,法制淡溥,各种矛盾还习惯用武力解决,谁家弟兄多且能打架,就可以在方圆数里称霸。赵老师所在的柳泉村虽然是个大村,但因姓氏繁多而不团结,又因村风朴实温顺,所以经常受到周边村的欺辱。每看到村民无辜被欺负,赵老师就会莫名的悲伤。为了改变现状,二十岁的他悄悄地拜知青为师,背地里发奋练起了武术,后来成了同班的教练,再后来把武术带进了操场,体育课上,节假日里,与学生们一起翻跟头练散打学游泳……身体壮了,胆也大了,因此,邻村的名人们和赵老师成了朋友,也因此,村里没了外村人耀武扬威的身影,赵老师很为能保卫自己的家乡而感到荣耀。
1975年,赵老师刚入校做民师,一个生产队队长率几十名群众到学校后院强硬采土,不但不听老校长劝阻还气焰十分嚣张。当时他飞奔向前,将对方拉土的架子车一个个全都掀翻,保全了学校的利益和财产。1994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正午休的赵老师被一阵打骂声惊醒,推门一看,校外邻村的两个流氓(其中一名不久被逮捕判刑)青年正在对两个在校的初中生大打出手。他怒不可遏,飞身上前一脚踢飞了一名流氓手中的砖头,又一脚将另一名流氓踢了一个跟头,两名流氓见状急忙逃出校门。
在社会治安不稳定的九十年代,住校的赵老师带领学校的另两名体育老师组成了护校队,夜夜巡逻,肩负起保护师生安全的重任,由于他的震慑作用,所在学校几十年来从未发生过一件干扰教学秩序的恶性案例。
1996年,已经退休的同事周仁俊老师身患重病,赵老师多方奔波,组织多所学校募捐,将捐到的八千多元钱,亲自送到周老师家中。2020年,他已经退休,还主动为患重病的曹保国和姜绍宗组织义捐,他自己先后捐出两千二百元。四年前,他隐瞒自己女儿患病手术住院的实情,又带头为患病的胡振飞老师捐款一千元。
为什么他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正如赵老师对他家乡、养父母和同事的感情!

 

(二)义谱英雄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国人自古就有重义、尚义的传统,把义作为品德的根本和伦理的原则。古有不畏艰苦,匈奴牧羊十九载的苏武;有义薄云天,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有一颗赤心,精忠报国的岳飞;今有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徐洪刚;有惩恶扬善,执政为民的任长霞……
2018年11月10日下午两点,冷风嗖嗖,细雨霏霏,宜阳县香鹿山镇香泉村拥军路口南。“救命啊,有人落水了!”正在四百米外散步的赵老师,听到呼救声,立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过去,以跨栏比赛的姿势和技巧跃过陡坡土坎,手机失落全然不知。他扔掉棉衣,顾不上脱去其他衣服就扑入奔涌的水中。此时,落水的中年女子已被大水冲出去几十米。赵老师边游边仔细搜索,最后在涵洞中发现了漂浮于水面上的一片红色衣服。落水者身体已沉入水下,意识模糊。赵老师快速游过去,抱起落水者,并将其头部托出水面。因当时水深流急,水下还有陈年淤泥,他多次抓握垂直湿滑的渠岸,都无法停靠。只好奋力托举着落水女无奈向下游又漂浮了六十多米,其间多次呛水,但坚持把落水女子举过头顶。几番挣扎后,他终于抓到了渠边的一根树枝才勉强停下,立即大声呼救。十几分钟后,有人闻声而来相助,但由于水泥打制的渠壁陡峭湿滑,落水者显胖的体重加上被水渗透的衣服足有二百多斤,几个人多次尝试都无法将其拉上渠岸。赵老师五度左右的气温下,冒雨在齐颈深的渠水中一直坚持了半个多小时的托举动作,最终用群众送来的绳子将落水者全身绑定,指挥大家将其拖上岸,交给120急救人员。
看到落水者安全了,赵老师才上岸,一身臭泥,身体僵硬,踉跄着在冷风中离去。此时的他已经六十二岁,刚退休。
这是赵老师第四次救人的场景,巧合的是,1958年,他父亲在这条大渠的不同地段也救起过一位落水老人!那就让我们推开记忆的大门,沿时光溯流而上,追寻他前三次的凡人壮举吧。
第一次是1972年,刚刚十七岁的赵老师初识水性,就在家乡柳泉的洛河大坝下首次下水救人。那次他潜入水中,摸到不会游泳而不慎滑入深水区的大弟弟。当时,他被水下的弟弟死死抱住,一边大口喝水,一边拼命蹬扒水底的泥沙,忍受着眼球快要暴出眼眶的极度痛苦,竭尽全力将比自己还要高大的弟弟拖出水面,挣扎上岸后兄弟俩都瘫软在地上,被赶来相救的老乡从腹中排出大量泥沙,才双双脱险。
第三次是2004年夏天,赵老师带领校篮球队到前进公司友访。比赛结束后,他又率领学员们到灵山登山锻炼。下山至山门前的百米陡峭石阶时,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惊喊:“老师救我!”他回头一看,身后十几个台阶处的周文强同学正向山下滚落。他急忙转身下蹲,将飞落而至的文强同学抱住,双双滚至十余米外的一个小平台停住,才保全了文强没受重伤。 
怀揣养父的光芒,追求梦想的赵老师也成了英雄,成了小城的榜样,成了正义的一束光! 

 

(三)人生当有命


 罗曼•罗兰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使命,而且每个人的使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一种精神信仰,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1983年7月,毕业前夕,赵老师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是留在洛阳市政府当干部,还是回家乡柳泉做体育老师?思考再三,赵老师最终割舍不下他挚爱的体育专业,毅然选择了后者。
这一教,就是四十二年,赵老师所在的柳泉一中一直是宜阳甚至洛阳市的体育名校。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1983年洛阳毕业后,1985年他又报考河南大学体育专业学习三年,为后来的教学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作中,他先后被评为宜阳县“教学能手”与“教改能手”,获洛阳市体育优质课赛讲“二等奖”、“一等奖”。2006年他参加中学高级教师评定,他的答辩与微型课取得了当年全洛阳市技能组总分第一名。1992年他所在的柳泉一中,代表宜阳县受省、市教育局考核验收,被评为“洛阳市体育达标先进单位”,他个人被评为“洛阳市体育达标先进个人”。他辅导的校田径队年年获得县田径队优胜单位,并数次取得全县初中组田径总分第一名。他辅导的男女篮球队更是宜阳的老牌冠军队,并连续十年代表宜阳参加洛阳市比赛,每年都是洛阳市初中组前五名。为此,他获得过宜阳县委县政府颁发的“立大功”奖和“河南省优秀体育辅导员”“洛阳市优秀体育辅导员 ”“洛阳市2001-2004优秀篮球辅导员”“洛阳市民族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他培养的学生中有四十余人先后考上体育专科,三人考上体育研究生,如今他们都成了县、市级或军队中的体育骨干。节假日里,他数十次组织大型跨县级篮球邀请赛,他率领的柳泉篮球队一直是宜阳的冠军队,并战胜过宜阳驻军代表队、邻县县代表队及洛阳师院代表队,声震豫西。就连“八一男篮”主教阿的江先生都对他连连称赞。
 至今,赵老师亲自为母校篮球队谱写的歌曲仍在传唱!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找到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奋斗到底。一如赵老师,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四)英雄永无悔


遇人不淑,说起赵老师的第二次救人,他的同事们愤愤不平。
1996年暑假,在洛河中游泳的他又一次遇到不慎滑入沙坑的莲庄乡孙留村葛姓中年男子。当时,面对群众取沙留下的百米长、四十米宽水深三米的大坑,落水者的几十名同乡纷纷逃离,万分危急关头,赵老师挺身而出,不顾一切游到落水者身边,冒着同沉水底的危险将其救出。当时,前进公司的一名员工十分敬佩地问他:“别人都不敢救人,你为何要下水救他?”赵老师回答到:“我虽然与他无亲无故,但我是一名教师,一名共产党员,也会游泳,我不能见死不救!”
葛姓落水者不仅不感恩,反而大言不惭:“那人不救,我也能游上岸。”后来听村中人言,葛姓人在村中无情无义无德,怕赵老师向他索要钱财。难怪他的同乡不救他!
好心无好报,让赵老师有些无语,但不后悔,因为他的初心很纯粹一一只为救人,其他都不重要!
据赵老师的爱人讲,今年春,小区花园内的一片绿竹长出了一些春笋。一些小孩子就不断的拔出来,玩着折着,扔的到处都是。一个笋就是一棵竹子啊!赵老师上去制止,但这些家长很糊涂,说:“又不是你家的,管什么闲事?”而且记仇,不理采赵老师。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确实让赵老师有些尴尬!但曲高和寡,赵老师不介意。有时候,当一束光照进黑暗里,有罪的反而是这束光。
巍巍锦屏兮高耸,悠悠洛河兮欢歌。
有情有义有使命,无怨无悔真英雄!
如今,六十九岁的赵老师宝刀未老,仍先后被聘为西街学校体育教师、宜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篮球教练、县实验一小篮球社团教练;依然担任香泉小学篮球社团教练……继续为家乡的体育教育事业做着贡献。正象他的自勉小诗中表达的那样“岁月悠悠迈暮年,壮心不已仍登攀;他日峰顶回首时,满目松柏红杜鹃”。

      谨以此文,向英雄致敬!

热门推荐
声明:本网站纯属公益爱好和无私奉献家乡、无任何商业行为,如无意中图片或信息侵害了你的权益请邮件联系删除!
注:如想投稿为你家乡贡献图文请发邮箱:76972199@qq.com (介绍下图片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