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宜阳的会员   
首页 >> 图说洛阳 >> 洛宁县 >> 图文内容

洛阳市洛宁县上戈苹果产业大有可为

[日期:2017-02-10]   来源:图说宜阳  作者:图说宜阳   阅读: 407[字体: ]

 

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扶贫办干部、果树种植专家何建业把红富士苹果引入洛宁县上戈镇,把果树苗栽遍山梁,把新技术传给乡亲。

在豫西,说到苹果,大家总会想到一个地方——上戈;

在上戈,提起苹果,乡亲们总会念叨一个人——“何工”。

“何工”名叫何建业,生前是省扶贫办干部,果树种植专家。20世纪80年代,他把红富士苹果引入洛宁县上戈镇,把果树苗栽遍山梁,把新技术传给乡亲。十几年风霜雨雪,他的足迹遍及上戈的每一个果园,交朋友、认穷亲,把致富的希望送到千家万户。2009年,75岁的何建业因病去世。

青山不老,果树无言。

如今,循着果香,只要是20年以上的老园子,都流传着何工的故事。而在新果园,大家也传习着何工留下的技艺。无论走到哪里,“没有何工,就没有上戈苹果的今天,就没有中原苹果第一镇”这样的话语,口口相传。

人走了,丰碑在。

“何工要是不来,这园子里还长着望天收的玉米秆子”

农历正月初六,崤山南麓的洛宁县上戈镇庄子坪如往常一样在薄雾中迎来清晨。年近七旬的金三辰吃罢饭,便早早来到自家果园。只见老金一手持剪,一手拉枝,手起枝落,动作娴熟、干净利索。

老金的园子种的是上戈镇第一批红富士。“园子有30年了,和何工相识也有30年了。”时光荏苒,当年风华正茂的金三辰,如今两鬓染霜,苹果树也从筷子样细长成碗口般粗。

追溯到1984年,54岁的何建业随团到上戈考察。靠天吃饭、困顿落后、偏远闭塞,这里的贫穷状况让他深感不安。与此同时,海拔适宜、气候适宜、土壤适宜,上戈的自然条件堪称苹果的黄金优势产区,这让农学科班出身的何建业感到由衷的兴奋。

正是这次考察,让何建业与上戈结下了不解之缘——靠苹果产业富裕山乡群众的夙愿在他心里悄悄埋下种子。要知道,当年与上戈只有一山之隔的灵宝寺河山地区,苹果种植已经风生水起。

两年之后的1986年,我国第一次自上而下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启动大规模扶贫开发,改变传统“救济式扶贫”模式,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

中央的科学决策让何建业藏在心中两年的“苹果梦”生根发芽。当年,通过苹果种植带动上戈脱贫致富的项目立项,他以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工程师的身份,带着10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和过硬的苹果种植技术,再次来到上戈。

“资金和技术,是当时最缺的两个要素。”上戈镇党委书记田卫杰说,当时,上戈是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的穷乡,100万元算得上“天文数字”。此外,苹果种植面积也小,每个生产队一片园,加起来也就2000多亩,靠老经验打理,谈不上科学栽培。

何建业带上简单行李,在上戈住了下来。他一次次上山,反复考察这里的自然条件。他根据市场形势,决定发展质优、味美、耐储藏的红富士苹果,并把带来的所有资金全部投入其中。

长期以来,果子都是副业,粮食才是根本,很多群众不愿冒险,怕丢了刚刚吃饱的“饭碗”。

全国红富士有多大种植规模、市场行情怎样、后期效益如何、本地有啥优势……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何建业到各村游说发动,从“外地怎么样”到“上戈怎么样”,从“现在怎么样”到“将来怎么样”,道理掰开了说、揉碎了讲,并立下“军令状”:果子不见效,自己“扛包袱”。

 

省城来的专家,话说得朴实,事做得硬气,感染了很多乡亲。随后,全镇18个村全部行动起来。金三辰的4亩老园子就是那时种下的。为了让群众管护好苗子,何建业还建议镇里出台了象征性的惩罚措施,并常常检查督促。

“何工要是不来,这园子里还长着望天收的玉米秆子。”金三辰感慨。

苹果树种下之后,何建业的心再也没有离开过上戈这片土地。

“自己扎进泥土里,才能走进乡亲们的心里”

何建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年过半百,还铁了心一头扎进大山里?

“锣鼓一响,好唱戏的就会情不自禁哼几句。”乡亲们说,上戈是苹果的宝地,就是何建业的“戏台子”,他舍不得让这里“撂荒”。

熟悉何建业的人都知道,他没架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专家。一身尘土、两脚泥巴,“混”在农民堆里,全无一点省城干部的模样。

“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必须让技术长在泥土里。”何建业常说,“自己扎进泥土里,才能走进乡亲们的心里。”

“何工是高级农艺师。”庙洼村的冯保旭特意抬高了语调。说何建业“高级”,不是因为他嘴里的名词、术语一大堆,而是他善于用群众听得懂、能记住的语言,让大家在实践中迅速掌握栽培技术。

“头年栽树,二年定干,三年四年扩大树冠,五年六年稳量小产,七年八年走进丰产。”“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见枝拉下垂,去枝就留橛。”……何建业留下的这些通俗易懂、简单易记的“秘诀”口耳相传至今。

有的技术农民学得慢,何建业舍得下“笨功夫”,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一家一户盯着干……时间一长,何建业与群众熟识起来,两头都“不见外”,走到哪儿,群众都问候他“何工”“何工”……

早年,新果树还没见效,2000亩老果园虽说枝繁叶茂,产量却一直上不去。“这属于典型的郁闭园,‘摘帽、开窗、脱裙、截膀’才能重焕生机。”何建业说,郁闭园改造要利用冬剪时机进行。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何建业来了!一到果园,他就爬到树上,咔嚓、咔嚓剪掉不少粗壮的枝条。树下的群众看着心疼,都说“何工,再剪大枝,明年可不光减产了,要绝收的!”“摘帽、开窗、脱裙、截膀,就是要打开光路,平衡树势,让果树通透见光、果子营养跟上,否则只能是‘拉回烧的高价柴、园里卖的低价果’。”何建业这么一解释,大家心里就亮堂了。

新技术与老传统之间,有时会有小抗争。何建业“不抬杠”,总是用有力的说服和例证,让大家接受新技术。

“何工平时工作很忙,但每年他都至少要来上四五回,而且都是在果树修剪、植保的关键节点。”田卫杰说。何建业每次来镇上都会住上半个月,与大家同吃同住。天一亮就下地,一洼洼地看,手把手地教,从来没有不耐烦过。有时走得远了,就在老乡家里吃点便饭。

有一次,何建业到庙洼村李建勋的园子指导,不知不觉到了饭点。那时李建勋家里穷,没什么好菜可招待,本想何工会拒绝他的邀请,没想到他一口答应了。“一盘炒南瓜,几个热蒸馍,拿出5块钱一瓶的川曲酒喝几杯,边吃边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说得人心窝里暖呼呼的。”老李至今记忆犹新。

这么多年,何建业从未拿镇里和农民的任何报酬,也从没提出过特殊要求。他常说:“脱贫这事,不上心不中啊!”

“种苹果离不开技术,我要给大家留下一个永久的‘智库’”

苹果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何建业明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只有打出品牌,搞好销售,农民才能稳定致富。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戈镇新发展的苹果基地进入盛果期。何建业开始不遗余力地推销宣传。

每次回郑州,何建业都会带上一些上戈苹果。每逢与农业方面的专家一起开会,他还会特意从市场上买来外地的苹果,让专家们同时品尝。何建业事先不说产地,等到专家们认可上戈苹果,他才为上戈苹果“大做广告”。

渐渐地,上戈苹果在专家圈子里小有名气。“专家的嘴最挑剔,赢得了他们肯定,对于扩大上戈苹果影响力自然事半功倍。”何建业说。

在1992年举办的河南省苹果鉴评会上,上戈镇带去12个品种的苹果有11个获奖。1995年在郑州举办的全国农产品展销会上,上戈苹果获得8金2银,声名鹊起。

此后不久,在何建业的支持下,一个特殊的机构——“苹果办”在上戈镇挂牌,延续至今。以此为依托,上戈镇还成立了绿色果品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全镇苹果产业的产前培训、产中指导、产后销售,走上了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到了1994年,国家出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个计划是力争在20世纪的最后7年,集中力量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这一年,何建业尽管已经退休,但他没有终止自己的“苹果梦”,而是一如既往奔波于郑州与上戈之间。

何建业心里清楚:上了年纪,身体大不如从前。后来,他每次来上戈,都会邀请省、市部分林果专家一同前往,向当地政府和群众引荐。“种苹果离不开技术,我要给大家留下一个永久的‘智库’。”何建业说。

何建业与上戈的往来持续到2000年前后。由于身体原因,他此后没能再到上戈亲眼看一看那满山果园。

直到2009年年初,何建业去世的消息传到上戈。上戈镇干部群众代表特意赶赴郑州参加追悼会,替上戈的乡亲们送送他。

岁月更迭,春华秋实。如今,何建业最早带动群众发展的红富士多数已更新换代,但沿着他的足迹,“河洛金秋上戈苹果文化节”走过了12个年头,海升集团引进“荷兰苹果”引发“二次革命”,国家开发银行金融扶贫“金果小镇”开工建设……

上戈的果香,越发浓郁醇厚、沁人心脾。

上戈的乡亲,永远不会忘记“土里土气”的省城干部何工……

肩扛责任 脚踏实地

总有一种人让人怀念,总有一种精神让人铭记。

何建业,一位省城的专家,十几年植根上戈的山山岭岭,进农户、钻果园、传技术,倾情扶贫,一心帮百姓致富。人走了多年,乡亲们仍想他、念他、缅怀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青山不老,丰碑永存。何建业,用自己的作风,用自己的担当,诠释了一名扶贫干部的责任,树立了一个精准扶贫的标杆。对照何建业的事迹,让我们深深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精准扶贫?

第一,吃透实情,对症下药。精准扶贫,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疗效”。没有实际效果,说到天边,也都是“假把式”。何建业通过一次次调研,认准了上戈是种苹果的好地方。于是,他咬定目标,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终于给贫瘠的土地带来苍翠。

第二,得有真本领。帮贫困地区挖“穷根”,不能光有热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得有“看家本领”,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何建业是专家,是种植果树的行家里手,他发挥特长,苦口婆心讲种植知识,手把手教专业技术,终于把自己的技术变成了百姓的技术,把自己的本领变成了百姓的财富。

第三,屁股一定要坐到贫苦户的板凳上,心贴心,才精准。精准扶贫,一定要找到贫困的“短板”,搞清楚到底缺什么,具体怎么“补”。这就需要多到贫困地区走一走、看一看,多到贫困群众家中坐一坐、问一问,切实把贫困户信心树起来,把扶贫成果做出来。“土里土气”的何建业知道怎么和贫困户打交道,他进贫困户家门,听贫困户声音,跟贫困户交朋友,设身处地为贫困户着想,扶贫真正帮到了根子上、扶到了点子上。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镜子;一个榜样,就是一种示范。当下,我市精准扶贫工作正处于攻坚阶段,我们渴望涌现出更多何建业式的扶贫典范!(记者 梁新全 白云飞 特约通讯员 赵笑菊)

 

热门推荐
声明:本网站纯属公益爱好和无私奉献家乡、无任何商业行为,如无意中图片或信息侵害了你的权益请邮件联系删除!
注:如想投稿为你家乡贡献图文请发邮箱:76972199@qq.com (介绍下图片三要素)